發布人:admin 閱讀:次 發布時間:2022-04-02 10:54:05
飛碟說動畫制作同期線損“助推器”
線路聯絡點計量裝置帶電安裝二次轉接線
夏:講我們的創新發明,說青年人的精彩故事。歡迎來到《電力青年創新說》!現在是大數據時代,數據在引領著我們的發展方向。那么我就用幾個數據來開始今天的創新成果發布。請看第一組數字0小時,該項創新成果在線路聯絡點計量裝置安裝領域首次實現不停電作業。再來看第二組數字48000小時,240萬,該項創新成果自2015年至今,在8000個應用案例中,共避免施工停電48000小時,有240萬客戶因此受益。第三組數據,1.68億,1.66億。8000個案例共節約施工成本1.68億,避免售電損失1.66億千瓦時。最后一組數據,20.43億元,這項成果的初步應用,就為山東省避免GDP損失20.43億元。據統計,這項成果在全國有7.8萬例以上的應用空間,那么他將創造的直接經濟價值將達到16.38億元,()避免停電時間達46.8萬小時(數字滾動定格,并急推近。配合振奮音效。)那么,這究竟是一項怎樣的創新成果呢。現在,就有請威海供電公司工程師湯耀。
湯:大家好,主持人好。
夏:湯工,您好。我想問一下。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成果,能創造這么大的價值。(?)
湯:大家可以看一下就是這條線路聯絡點計量裝置安裝二次轉接線。(出成果的展示圖)
夏:這個有點出乎我的意料,我一直覺得這項成果就算不是科技感十足,也不該這么普通吧?這么一條線,就能創造16.38億的價值?(實物=16.38億?)
湯:這條線外表看似普通,其實大有文章。是一根很有“內涵”的線!
夏:哦,那請您給我們說一下這條“內涵”線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吧!
備注:這里出“線”的動畫擬人形象
湯:好的,同期線損工作是近年國網公司推進的重點工作,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,國網公司對供電線路進行了自動化改造,線路互相拉手,呈網狀分布!
夏:問一下,什么是拉手?(國網通知&線路交錯)
湯:就是把原來獨立給客戶供電的A、B線路建立了鏈接,就像手拉手一樣,當A線路出現故障,B線路就會自動接帶A線路下面的客戶進行用電,直至A線路恢復供電。(加兩條線路動畫,故障時電流變化情況,兩條線路電流,使用不同顏色)
夏:就相當于給客戶加了雙保險!
湯:對,但是問題來了。故障期間A線路到底向B線路輸送了多少電量?怎樣準確計算A和B兩條線路的線損呢?那就必須在拉手點處安裝計量裝置。
夏:明白了,那這個工作開展的怎么樣?
湯:應該說這項重點工作,開展的并不順利。在我們的這項成果出現之前,兩年時間,山東省內僅僅安裝了兩百套。
夏:既然是重點工作,為什么會推動的這么慢?
湯:這里我想問一下大家,咱們供電服務,客戶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?
群眾:停電!
湯:對,推進緩慢的原因就是怕停電。按照傳統的方法,由于大部分電線桿上已經安裝了FTU等設備,沒有空間安裝計量裝置,所以我們必須新立兩根電線桿進行安放,整個施工過程需要將線路停電六個小時以上(14、15兩頁,突出復雜繁瑣)。期間還牽扯到土地審批、征地補償等一系列問題。
(動畫:計量裝置找自己的位置,原來桿上是滿的,新立兩個水泥桿)
夏:停電6個小時?那客戶能同意嗎!
湯:是啊,所以,我們一直在想,能不能不停電作業。經過現場勘查,我們決定利用現場原有的FTU、互感器等設備進行研發,實現不加裝電桿,不停電作業。(16頁)最終,我們做出了這條很有“內涵”的線。
夏:那么,這條線“內涵”到底在哪里呢?
動畫:內涵線的卡通擬人靜態形象。
湯:這樣吧,我們讓它自己來說一下。
(動畫)嗨!大家好(ppt中展示現場連接情況,產品拆離出來跳到屏幕前,按照對話做動作)我就是那條有“內涵”的線,我的學名叫“計量裝置二次轉接線”。我是電壓轉接線,這是我的孿生兄弟。
電流線:大家好,我是電流轉接線。
電壓線:我們的設計原理是將計量裝置電壓回路并入配網設備的二次回路
電流線:我的設計原理是將電流回路串入配網設備的二次回路。
電壓線:我們共分四個模塊,分別是接頭、電纜、芯蕊、插頭。這是我們設計和制作的過程。(部件拆分組裝演示)
湯:電壓兄,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你身邊的小伙伴吧?
(動畫)好的~我上邊這兩條電纜大哥來自于柱上互感器姐姐,他倆是兩口子。我們的電壓、電流就是這兩口子輸送給我的。安裝時只要將這電纜大哥的插頭拔下,接到我們各自的左手。我們的頭部是給FTU小弟供電的,右手是給計量裝置小妹供電的。我的電壓轉接頭采用嵌入式設計,實現電壓不短路,我弟弟的電流轉接頭采用頂針式設計,實現電流不開路,確保了施工的安全,有了我們現場安裝變得十分便捷,不要6個小時,不要3個小時,只要1分鐘,對!只要一分鐘。(說到哪個設備,哪個設備出動畫效果)
夏:從六個小時,變成1分鐘,我覺得是不是有點夸張了吧。
(動畫)小美女,你還不信我,那讓我孟爸爸,山東省電力公司優秀創新工作室負責人,給你演示下!
(播放老孟現場接線!老孟上人名字幕【計量裝置二次轉接線發明人】旁邊帶計時,快放即可!)旁白:為了做出這個設計,避免施工停電六小時。我的孟爸爸不知道放棄多少個睡眠的六小時,放棄了多少個與家人相伴的六小時。他是用無數個六小時,換來的這一分鐘。
夏:還真的不足一分鐘。
湯:以前這活兒就我這種體格,得六個人干六小時!現在不到一分鐘搞定!
夏:這就叫功夫不負苦心人。原來的老方案要安裝2個水泥桿、2組橫擔、4只互感器、9個絕緣子、1個計量箱、2根二次電纜,又是一次設備又是二次設備,還需要線路停電,而新方案只需要安裝1個計量箱、2條二次轉接線,只涉及簡單的二次作業。為了客戶不停電,你們也真是拼拉。那你們小組下一步有什么打算?
湯:我們有一個更大的目標,那就是沖出山東,走向全國。近期我們的產品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審查,通過了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體系檢測認證,發明專利獲得受理,處于實審階段。2016年列入國網公司同期線損管理實施方案,并在山東進行試點。
夏:祝賀湯工,相信你們的不停電計量裝置轉接線可以讓更多客戶受益,也相信你們全國推廣的目標一定可以實現。說青年人的精彩故事,本期《電力青年創新說》到此結束,我們下期再會。謝謝大家!
上一篇:施工動畫主要被用于哪些領域
下一篇:三維機械動畫設計界面優化研究